2019年,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全力促进乡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如今,一批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的乡村产业已经成长壮大起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融合发展水平提升。融合主体大量涌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3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542家,年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突破8000家,过100亿元的达到70家。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比例达到55%,带动签约农户经营收入超过未签约农户50%以上。融合载体集群发展,各类乡村产业园1万多个,新建设298个农业产业强镇,推动农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
加工产值持续增加。各地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15.6万座初加工设施,新增初加工能力1000万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1万家,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15.5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展,加工企业正由小到大、加工层次由粗(初)向精(深)发展,带领前端基地和后端营销体系集群发展。
特色产业渐成规模。依托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土特色产业,各地涌现出285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农村部发布880个特色农产品和220个能工巧匠,全国创响10万个小宗类、多样化“土字号”“乡字号”知名品牌,建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休闲旅游收入较快增长。各地建设完善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旅游基地,农业农村部推介26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410条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吸引更多的城镇居民到乡村休闲观光。截至目前,2019年接待游客32亿人次,比上年增加2亿多人次,营业收入8500亿元,比上年增加近500亿元。
创新创业人数创新高。截至目前,2019年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超过850万,“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本乡创新创业人员达3100多万。目前,农村创新创业人员平均年龄45岁左右,高中和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到40%,创办的实体87%在乡镇以下,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产业扶贫带动作用明显。贫困地区发展初加工,累计减损增收约20亿元。贫困地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万家、农民合作社61万个。开展产销对接,带动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超过500亿元,促成签约项目300亿元。在22个脱贫任务重的省份培训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2万余人。
农业规划咨询: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田园综合体、特色农产品品牌规划、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村一二三融合发展示范园/示范区、乡村体系/村庄、农民丰收节策划落地、农业嘉年华、农业奥特莱斯等。
联系方式:010-62335590、1302110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