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
《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报告(2017)》发布,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11月10日-11日,由河北省南和县人民政府、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局、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在河北南和隆重召开。同期召开“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分论坛发布了《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报告(2017)》。
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一军教授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天柱教授和多位专家出席了发布会。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总规划师柴多梅进行了研究报告主旨发言。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总规划师柴多梅现场发布报告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传统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出现明显的瓶颈,发展思路已经不适合新形势下的产业升级、统筹开发等要求。由于各级政府地产经济疲软,导致增长乏力。传统产业固化,新业态、新模式的转变面临较多的困难,使有限空间内的升值区间变窄。同时,农业发展不仅要承担农民增收的功能,还要承担生态保护等更多的功能。
要解决目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问题,也要突破面临的以上四种基本局面,田园综合体就是比较好的创新模式之一。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抓手、平台和载体建设,即“三区、三园、一体”。“三区、三园、一体”建设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三产的深度融合,并集聚农村各种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其中“一体”即田园综合体,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理念下,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是在城市综合体、旅游综合体、农业综合体的基础之上,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将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加工业、服务业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最终形成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模式。
为了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田园综合体”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的重要抓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已经起步发展。
2017年5月24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按照三年规划、分年实施的方式,2017年确定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目前,国内的田园综合体迎来快速发展期,新的建设试点项目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大多仍处于探索阶段。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近30年来,来专注研究县域农业发展与各类涉农园区规划,其中已经建成并运营的南和县农业经济综合体、广西玉林“五彩田园”中国农业公园、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等在业内取得了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的市场认可度,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综合体正在建设中。同时,规划所还积极参与田园综合体发展的研究工作,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会现场
专家与课题组成员合影留念
基于此,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成立了“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课题组”经过一年的研究,将近年来的经验教训及各地的创建内容编著成册,供学界、企业界和新农民们参考讨论。也希望提供一个了解田园综合体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的窗口,为各级政府制定田园综合体具体发展战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为地方政府或企业进行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论坛吸引了来自农村经济、产业融合等领域的政府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公司企业等百余名领导、专家和学者,与会人员围绕产业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发展、休闲农业创新与实践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共同探讨中国县域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11月10日-11日,由河北省南和县人民政府、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局、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同期召开国际现代农业展览会 ;并发布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牵头的最新研究报告
《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报告(2017)》
《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研究报告(2017)》
《中国农业公园发展研究报告(2017)》
《中国农业嘉年华发展研究报告(2017)》
更多精彩关注浙江乡村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