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粮食产量实现12连增,农民收入也在快速增长。但同时粮食的进口量和库存近几年也都在持续增长,表明我们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效益不高,二是农业竞争力不强。
2015年我国进口粮食2500亿斤,其中大豆进口1630多亿斤,小麦、大米和玉米进口800多亿斤。大豆的生产效益低,产量少,供求缺口大,不得不依靠进口,而小麦、大米和玉米产量并不缺,甚至过剩,但由于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所以无人购买,甚至出现了“国产粮食进仓库,进口粮食上市场”的局面。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把握两个重点:1.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2.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围绕效益和竞争力的目标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就需要做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
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市场机制决定价格。政府为了农民的利益,所定的价格对于加工企业和消费者来说过高,导致他们到国际市场上寻求产品,使得国内农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我们要施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体制改革。以玉米为例,由于它存在替代品,想要保住市场就要保证我们的价格接近国际上替代品的市场价格,并通过其他渠道继续进行补贴,让农民保住一定的利润。
第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通过科技进步,缩短进程,提升效益,提高农业竞争力。以大豆为例,它之所以沦落至此,就是因为缺少科技含量,进程太慢,亩产过低,导致农民不愿意种,产量和播种面积持续下滑。因此,必须加快科技进步,把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始终放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位置。
第三,推动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改变我国现有的分散、粗放的小规模经营方式需要条件和时间。需要创造什么条件呢?首先,加快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步伐;其次,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最后,通过社会化体制做起经济。至于时间,则要在大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考虑,以足够的耐心去等待规模化现代经营的实现。而在此时间段内如何创新,需要多大规模,才能让现代农业发挥最好效益,可逆向思考。以农机为例,通过它的跨区作业,扩大其服务区域规模,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目的。
第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9月13日,就我国对本土的农业补贴水平过高,美国已正式向WTO提起诉讼。这也说明,我国在农业方面的补贴主要在“黄箱”,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因此,我们的补贴要从“黄箱”转移到“蓝箱”、“绿箱”上去。即,我们要转变思路,把对农业用电、用水、电价、水价上的补贴转为对电网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的方面上去,从而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农业。
第五,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从我国的基本现实出发,到2030年仍将有4亿多人口在农村,这使得新农村不但要建设,而且要建好。让更多的人不光在土地上刨食,还能从其他方面寻求更高收益,如发展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旅游农业、农家乐、民宿等。据统计,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已超过40亿,不少是在乡村旅游,为农村带来了近4000亿的收入。因此,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