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日,由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中农富通承办的“2016农业产业化创新·北京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参事特约研究员、农业部原总经济师张玉香以“农产品流通现状及趋势”为主题进行主旨发言。
我国市场化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市场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战略转型的重要体现和制度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产品市场流通在保质量、促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结束阶段的第一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战略。调研发现,农产品流通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产业之一,也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今年1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健全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
一、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概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变化最多、发展最快的是农产品市场流通,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与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初步形成了沟通城乡、衔接产销、运行顺畅的市场网络,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批发中心、集贸市场为基础,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为先导的现代农业市场流通体系。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已经确定,正在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产品流通格局,在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历程中,体现着鲜明的农业发展的阶段性体征。
近几年,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快速发展,进入了市场布局调整、经营品种结构调整、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流通方式加快创新、市场管理向规范化迈进的新阶段。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建立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整体支撑功能不强的问题仍很突出:建设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和流通体系尚需有过程;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与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农产品市场运行不规律,波动较大,受国际影响加深;
2.农产品市场流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还存在着产地、销地、集散地、城乡之间不合理的问题;
3.地区发展不平衡;
4.流通成本费用偏高。
三、当前农产品流通面临的新形势
1.农产品市场流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从生产、加工、物流到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流通都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目前农产品流通产业大多处于粗放性发展阶段,存在短板和瓶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产品市场流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2.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产品流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环境,为农产品流通业发挥重要作用。
3.我国电子商务突破物流瓶颈,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传统流通模式带来了变化,首先是降低交易成本,其次是交易主体进化。
四、推进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发展的问题和思考
农产品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销售,对于拓展农业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具有重要的作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贯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发挥农产品流通在拓功能、降成本、促融合中的巨大作用,推动我国市场流通体系再上新水平,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强化六个方面。
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
2.处理好立足国内生产和利用国际资源的关系;
3.处理好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主体培育的关系。
强化六个方面:
1.着力推进农村市场化中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2.提高市场主体组织化程度,着力解决分散经营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问题;
3.探索扩大农产品网上交易规模,着力解决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半径受限制、交易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4.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推进标准化发展;
5.完善宏观市场调控,加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6.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在今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暨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会张玉香研究员也做了精彩发言,点此回顾→张玉香: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