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
“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备受鼓舞,也信心倍增。”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说,报告中指出,“十三五”时期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我来自传统农业大市宿州,我们要向现代农业强市迈进。我今年关注的重点是如何结合宿州实际,加大创新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张曙光的话语中透露着一股干劲儿。
皖北与黄淮海广大地区一样,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基础薄弱,发展滞后。2010年以来,宿州就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致力于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探索。
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农区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保障粮食安全与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双重任务,加快城乡一体化与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双重压力,农村充裕的人力资源与相对短缺的人力资本的双重失衡,呈现出农村空心化、城乡两元化、产业分割化等“新三化”问题。这些问题在现有“两区”的框架内很难突破与解决,唯有创新才有出路。“为此,我们提出全力打造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张曙光说。
张曙光介绍,我们构想的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以农村改革发展支撑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
为此,宿州决定探索实施“4636”行动计划。
“4”是“四个具体目标”
即:实现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产业的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63”是“六个三的具体思路”
即:立足“三农”、强化“三基”、融合“三产”、统筹“三区”、巩固“三权”、管控“三险”。
“6”是“六大创新工程”
实施“现代农业+”工程,重点探索“现代农业+”互联网、文化产业和服务业等;
实施农民圆梦工程,让农民实现“在园区打工、进城镇安家”的梦想,让农民实现“上农民大学、学就业技能”的梦想;
实施龙头企业培育与引进工程,使之成为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
实施强基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力争提前两年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
实施新型乡村治理工程,充分探索运用乡贤文化、乡土文化、村规民约等,关注并破解农村“三留守”困境,“用百姓的法解百姓的事、以基层的招化基层的难”。
“这是我们眼下就要做的事。”张曙光强调。
“我今年的建议是把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纳入国家‘十三五’专项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给予政策指导和要素支撑。鼓励和允许试点地区实行差别化探索。”张曙光说,建设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中央有要求、省委有部署、宿州有实践,所以有信心、有决心进行大胆尝试和改革创新,为传统农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