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台湾现代农业发展起步比较早,质量比较高,其农业产业竞争力在世界上高居第六位。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台湾农业受到竞争和挤压,开始步入明显的停滞和萎缩时期。针对农业困境,台湾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按照综合发展思路,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范围,积极发展包括旅游休闲农业和农业运输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服务业。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台湾开始推广以观光、休闲、采摘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园。台北市政府率先在木栅推行“ 观光茶园”计划,标志着政府部门正式开始辅导休闲农业。到了80年代后期,政府又着力推行“农业+旅游业”性质的休闲农业。1990年台湾农委会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力度。1992年台湾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编印相关指导教材,成立相关团体,此后,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开始蓬勃发展。
头城农场
台湾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观光旅游与乡村休闲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上规模的农耕田园、渔业风情、森林旅游、乡野畜牧活动内容,还有别具特色的农耕教育、生态保育、民宿体验、乡土民俗等休闲活动项目。历经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景象。
截至2015年底,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已发展休闲农场近1300家,提供了近20多万个就业岗位。观光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观光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发展形态,显示了农业转型为旅游服务业的美好前景,它对突破农业发展瓶颈、提高农民收入及繁荣农村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思路是利用农业及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乡村变成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满足现代人对休闲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台湾休闲观光农业的经营类型多种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寓农于教,收益颇丰,令人感叹,观光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农业的主题代表。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台湾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极为重视,在“农委会”下设立休闲农业管理及辅导处,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及辅导机构,从上到下形成了休闲农业管理和辅导体系。台湾观光休闲农业由“农委会”主管,“观光局”和“经建会”协同管理,并形成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发展及经营行为。经“农委会”核准的休闲农场,在经营上享受优惠政策,并由“农委会”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休闲农场的不断发展。
台湾在完善休闲农业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主要有:①1990年代初由“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明确了休闲农业区的一些基本条件(如实施主体、面积、经营内容等);②2001年又出台了“国民旅游卡”消费政策,设立国民休闲消费特约店,不仅鼓励和支持把公务活动安排到休闲观光农业,还把公务员的年休假制度与到休闲观光农业消费结合起来;③规定休闲观光农场作为中小学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基地,有计划安排中小学生到休闲农场学习和体验生活,对促进国民的旅游消费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有效地推动作用。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保证了休闲农业产业的可操作性。各休闲农业企业依照法律规定从事生产运作,避免了无序的盲目开发,一定程序上保证了其盈利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游客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
游客在指导下制作扫把(枕头山休闲农业区)
为了加强对休闲农业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台湾于1998年成立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协会是由休闲农业从业者组成的人民团体,是联结产、官、学界的桥梁,兼负着休闲农业发展的使命。协会接受“农委会”委托,致力于休闲农业的法规制定、资源整合、资讯传递、产业辅导、行销推广、环境保护及农村文化的发扬等工作,从而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化,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扩大农村就业机会。同时肩负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对整个休闲农业产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已达到近1300家,但经过“农委会”准设许可的只有507家。“农委会”与协会合作推动休闲农业的检查和评证,并颁发认证标志。“农委会”规定,对准备发展休闲农业的景点,需聘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与评估。对获得评审核定的休闲农业区,均由“农委会”认定挂牌经营,并提供资助经费,用于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台湾对休闲农业发展既持鼓励支持态度,又强调法制管理,使企业依法经营。这样做既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又限制和制约了一部分人利用休闲农业的名义,进行超范围建设和经营,有力地保证了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
台湾较重视对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和品牌打造,各旅游景区企业则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率的旅游营销网络。通过网络信息,游客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了若指掌”。台湾休闲农业网站内容丰富,促销手段也较为多样化,在机场、车站设置统一识别标志的旅游服务中心,向游客推介旅游路线、景点;利用国际互联网开展旅游宣传和电子商务;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编印“台湾休闲农场”观光旅游地图,各景区点都有自己编印的主题特色宣传画册。
枕头山休闲农场特色烛光野宴——花果野食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1/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要坚持以下原则
要有利于本地区农业发展,有利于本地区农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农业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结合,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
要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引入国内外休闲农业的最新概念,规划与设计休闲农业产业,应用各种学科指导休闲农业发展;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避免对当地自然景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确保休闲观光农业的持续发展;
要保护当地资源条件,农村各类资源是构成休闲观光农业的基本条件,在开发中应因地制宜地利用;
要重视休闲观光农业特色与创新,避免雷同,无法形成个性特色;
要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推进相结合,营造田园城市,把休闲农业作为城市的缓冲和有效补充。
2/经营观光休闲农场要解决七个问题
在台湾香格里拉生态休闲农场,我们听取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秘书长关于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分析和多元发展的授课,让我们深受启发。观光休闲农场经营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统筹把握,借鉴台湾的休闲农场经营经验,我们在经营观光休闲农场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七个问题:
1要有科学合理规划。
经营观光休闲农场不能盲目扩张,要有科学规划和战略目标,稳健安排投资,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2要有产业支撑。
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形成产业链,就没有长久的生命力,经营就难以为继;
3要体现“农”字。
经营观光休闲农场务必要以“农”为根本,单靠“休闲”,没有“农业”,休闲农业做不起来;
4要有特色。
经营观光休闲农场一定要有特色、亮点或创意,否则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一个很深的感触便是,台湾农业具有心和脑的意识,“心”是对土地对环境的热爱,“脑”是用文化、用创意去改变传统的农业。不管从各种展会设计、包装设计上,还是背景墙上等文案上,都明显的体现出台湾农业的独特性,感受到其领先的世界水平;
5要有好的经营模式。
确定好的经营模式,可以使观光休闲农场少走弯路少碰壁,可以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
6要有文化底蕴。
有文化才有内涵,才能为观光休闲农场注入持久活力,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7要带动农民致富。
观光休闲农场要构建与当地农民的和谐关系、要带动周边农民致富,才能做大做强企业。
绿世界生态农场
3/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没有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景观就无法成为观光休闲农业。台湾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列出规划休闲农业区必须要有“丰富之田园及自然景观”和一定的面积,以“无碍自然文化景观为原则”,对住宿设施、建筑物设计等均有规定。
台湾休闲农庄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因此他们不追求短时间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不断融于自己的创意,将农庄比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客人可以明显感受庄主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追求。这些限制都是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景观造成的负面影响,使观光休闲农场有一个美好宁静的田园景色,使游客身心安宁,融入自然。因此,保护好自然环境和景观是我们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首要条件,在规划设置观光休闲农业时,应以不得妨碍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为前提。
4/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要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台湾休闲农场所到之地处处环境整洁、卫生干净、安全设施到位,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观光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游结合的观光、游览、度假、体验的形式,游客面对面地感受农村文化和风俗。所以,作为一种休闲度假,必须对环境、接待、服务提出相应的要求,如环境整洁、居住干净、餐饮卫生、安全方便、基本设施保障等,以及接待人员自身的健康、礼仪和素质,让游客在农村里既享受到规范服务又感受到宾馆所没有的家庭式温馨,因而能够充分放松,尽情休息。因此,经营观光休闲农场要在管理服务上下大功夫,提高观光休闲农业层次,这也是经营观光休闲农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