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5996370505 025-69853799

栏目导航

休闲农业+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品味”升级!
发布时间:2016-07-16
访问量:

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曾说:“没有文化的旅游是灵魂出窍,没有旅游的文化是魂不附体”,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乡村休闲游同样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富于鲜活业态的乡村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的一种时尚,这也促成了休闲农业产业链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现存的乡村目的地因内涵的局限,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融入文化!

640.webp (11).jpg

将文化融入休闲农业,不止局限于农业文化,还要结合丰富的地域文化。在乡村发展的长河中,传说、典故、奇闻异事、语言文化、着装打扮、农耕文化等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随处可见,只要深入挖掘,就能打造成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休闲农业产品。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原味乡村
发掘田园文化


田园文化是休闲农业蕴含的最普遍的文化形式,它主要是通过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鱼池等,让游客在摘果、拔菜、采茶、赏花、垂钓中,享尽田园乐趣。还可以充分与现代农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加无土栽培、立体栽培、计算机管理与智能化控制等现代农业科技项目,让游客了解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同时,也可在景区里恢复几近绝迹的水车、水磨、石碾、筒车、织布机、风车、斗笠、蓑衣等,以此来激发游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村情怀。漫步其中自会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如果还能适当参与劳动,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并可以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带走,其收获的乐趣自然是商场购买所不能比拟的。


亲近自然
传扬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无不与此密切相关。尽管不是每一处乡村都有名山异石、大江平湖,但只要我们刻意去挖掘,就会发现身边的山山水水都是性灵之物,一草一木、一石一泉,均可成为山水文化的代言物。我们可以广开思路,开发一些“奇、趣、险、娱”等性质的项目,让游客充分体验新奇、刺激的感觉。在尽情享受大自然野趣的同时,实现游客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在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中,休闲农业的品味无形之中得到了升华与提高。


相得益彰
品味建筑文化


建筑物可以直接表现地方文化和行业文化的外在特征,比如乡村民居常见的堂屋、天井结构,就体现了家庭和家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家庭文化的典型代表。

休闲农业项目的建筑应该在保持传统风貌和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将遗留的古建筑进行修补和恢复,配合现代建筑来体现当地农村的发展和不同行业的建筑艺术,组织开展观光、怀古、体验等休闲旅游活动,比如以葡萄酒生产为主业的观光园建筑要与葡萄酒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游人观赏、摄影等提供理想的场所,从而增添人气、抢得商机,取得巨大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效益。


点石成金
放大物产文化


任何一种商品只要融入民俗文化,变成了蕴含文化要素的商品,就会产生超值现象。我们可以整理出一批民俗文化渗透进相关产品,提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民间服饰、工艺美术品等供游客选择。

640.webp (9).jpg

注入了文化要素的产品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明显,竞争力强等特点。另外,还要善于做长产业链,以求利润最大化。这样才能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民增收。


取精去糟
浓缩民俗文化


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乡村节庆等都是乡村历史的沉淀,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楹联、曲艺、杂技等,都是开发民俗产品的良好基础。在适当创新的前提下,组织开展一些能尽可能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活动,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礼仪、竞技、游艺等服务内容,把民俗民风融入田园风情,注重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从而大大提高休闲农业的亲和力,休闲农业才不至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而更偏重于表象下文化底蕴的体验,为游人提供清新自然的民俗风尚,让游客领略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今融合
探寻历史文化


每个地域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历史名人,将这些典故的历史背景和发生过程、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以记实或传说的形式描绘出来,体现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景点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640.webp (8).jpg

任何景点或景区,如果没有文化内涵,就会很容易被复制。因而,乡村休闲旅游地只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才能使自己的休闲农业单元区别于其他的单元,为休闲农业赋予鲜明的文化特征。开发管理者要加大引导力度、完善经营机制,通过文化体验增强吸引力,赢得市场,同时避免盲目复制造成资源浪费。只有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才能提高休闲农业的品味,提高每一个景点或景观的异质性和吸引力,从而保证乡村休闲农业更好的发展。 


qrcode_for_gh_6e1a641a753c_258_副本.jpg

长三角农业规划

安徽中农富通官方微信

扫描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行业信息

 


微信公众号

江苏南京办事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路8号国家农创园 邮编:210000
安徽马鞍山办事处: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路功辉大厦1207室 邮编:243000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15996370505 / 025-69853799
电子邮箱:znftshichang@163.com

Copyright @ 2022南京中农富通农业规划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hznfutong.com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68935号 免责声明:如转载我所案例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技术支持:快诚网络   

江苏南京办事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路8号国家农创园 邮编:210000

安徽马鞍山办事处: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路功辉大厦1207室 邮编:243000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15996370505 / 025-69853799

电子邮箱:znftshichang@163.com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