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5996370505 025-69853799

栏目导航

农业园区增特色,茶文化+农业观光出新招
发布时间:2017-03-03
访问量:

农业观光园主要是通过农业景观带给都市人美的愉悦和精神享受,作为饮茶大国,茶的发展历史在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茶是重要的农业资源,自然与农业观光园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共同推动观光旅游业的革新。

茶文化的应用,丰富了农业观光园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人们对地方的考察不仅是区域文化、名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挖掘,更上升到无形的精神文化中。无论是开发者还是游客,都期待在多变中求统一,多种文化的表达有利于改变农业观光园的常规形象,向更高层次的文化领域迈进。



 


农业观光园与茶文化融合的方式




1
通过规划指导思想体现


茶的养生保健作用和文化内涵是吸引客源的重要因素,设计者要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为农业观光园设计的切入点,结合时下热门养生理念,通过相关景点的重点刻画突出园区经营特色。注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官体验,使游客在园艺活动、农事生产以及科学考察等项目的参与中感受到造园者的设计用意,了解园区的主要景观轴线,从而对旅游线路和景点的选择更加明确,这样不但提高了观赏质量,也使人们在传统与现代理念的认识上更具客观性,从而满足身体和精神上的期待,提升园区的满意度。


2
通过景点细部设计体现


茶文化贯穿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始终,细部景观的强调能加深人们对园区景观和茶文化主题的印象。雕塑和小品的应用不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装饰其它的景点,还能暗示茶文化的寓意,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方式,调动人们的审美积极性和情绪反应,在身临其境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茶园的创建给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通过亲自参与到茶事生产,感受采茶、制茶的乐趣,加强人们对茶叶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营造出优美的意境,置身于满是茶香的绿色世界,能够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从而体会到抽象文化带给人的精神益处。

建筑外观也是体现设计主旨的重要方式,将茶叶的历史沿革、工艺流程和流传的文学作品以图画的方式雕刻在建筑墙体、柱廊上,供人们在休息停留中观看品读,加强茶文化的普及,有利于今后茶文化的保护。

 



3
通过旅游项目开发体现


旅游项目类型是游客满意度的直接影响因素,也是表达设计意图最直观的方式,通过塑造典型的茶文化项目可以快速提升园区形象。可以适当的安排茶艺表演、歌舞表演、茶文化趣味竞猜活动,让游客在娱乐的同时也可以自己动手烘焙茶叶并学习泡茶、斟茶和品茶的知识,对游客来说将是一段难忘的旅游经历。

此外,还可以经过市场调查,推出创意茶叶新菜系,游人可以根据口味选择相应的食物,感受茶叶的清香,力求在传统布局的基础上,融合更多的现代化景观元素,符合大众审美,创造别具一格的茶文化农业观光园。





农业观光园与茶文化融合的原则




1
客观性


农业观光园中茶文化立意的表达必须要依靠本地茶文化,实事求是,客观的对园区进行策划。茶文化的真实性主要从总体和局部阐述,总体的真实性包括时代观念和发展趋势的真实性,局部的真实性体现在当地人对茶文化的价值观念、茶的历史发展、名人传说和风俗习惯等。茶文化真实性的表达不仅是认同历史、尊重历史的体现,也是农业观光园历久弥新的关键。



2
时代性


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孕育了农业观光园,茶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和价值体系,脱离了大众需求的旅游景观终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因此茶文化在农业观光园的融合中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习惯,在沿袭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


3
连贯性


农业观光园的连贯性不仅要实现植物群落、功能空间和建筑风格等具体景观的连续性,还包括抽象文化的连续性,如地域文化和人文历史文化。进行茶文化主题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与其它文化的有效配合,利用不同文化的特质性,合理的把握设计主题,使文化脉络沿着规划方向有规律的发展,进而实现整体设计的连贯性。





农业观光园的有机运行离不开景观元素之间的巧妙组合,注入了茶文化的景观,是一个有精神内涵和人文价值的景观,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田园乡村景象的再现,也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精神寄托。茶文化的运用给农业观光园提供了设计素材,作为旅游景观和文化的结合体,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寻求了新的生存空间。


微信公众号

江苏南京办事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路8号国家农创园 邮编:210000
安徽马鞍山办事处: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路功辉大厦1207室 邮编:243000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15996370505 / 025-69853799
电子邮箱:znftshichang@163.com

Copyright @ 2022南京中农富通农业规划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hznfutong.com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68935号 免责声明:如转载我所案例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技术支持:快诚网络   

江苏南京办事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路8号国家农创园 邮编:210000

安徽马鞍山办事处: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路功辉大厦1207室 邮编:243000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15996370505 / 025-69853799

电子邮箱:znftshichang@163.com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