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又名茶籽树,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油料植物。油茶是锦屏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是贵州省五大类特色产业之一,栽培历史已达数百年。二十一世纪90年代初期,锦屏县油茶产业有短暂的衰落期,九十年代后期,油茶生产又逐渐被重视。2010年锦屏县利用林业、扶贫等项目,开始对油茶进行规模化产业基地建设。目前,油茶已作为锦屏县委、县政府明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攻坚载体,是锦屏县“6个10万”绿色现代农业工程之一。
油茶种植
1、锦屏县油茶产业概况
(1)现状概况
锦屏县油茶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新化乡、敦寨镇、钟灵乡、启蒙镇、平秋镇、偶里乡、大同乡等乡镇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其他乡镇为零星分布。全县油茶品种良莠不一,树龄老化,林分疏密度过大,单产量低,生产投入资金、技术极少,常年处于任其生长状况。
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县内仅有食为天农产品有限公司一家小型加工企业,其余的还是以农村家庭小作坊加工为主,工艺流程简单,出油率不高,没有精练提质,加工产品用途单一,应有的经济效益尚未凸现出来。
2015年底,全县油茶面积14.5万亩(其中,挂果投产面积10万亩,初挂果和待挂果面积4.5万亩),年产茶籽2000吨,茶油540吨,产值3780余万元。生产出的茶油主要用于家庭食用,茶粕用于燃料和生产肥料。
(2)良种推广
全县当前油茶品类以“长林”为主,在性状表现上,低劣品种居多,优良品种(红皮果)极少。2002年至2004年,县政府通过实施油茶低改项目,引进了以茶陵为主的的11个品种,且引进的良种生产性状表现良好,成效显著,宜大面积推广。但锦屏县在油茶良种选育、良种无性系繁殖和良种推广利用等方面几乎是空白,种苗研发、培育环节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生产的标准化程度难以统一,高产优良油茶品种并未得到大面积推广。
2、锦屏县油茶产业现存问题
(1)种植周期长,树龄结构不合理
大部分油茶种植需要在五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果实生长周期约12个月,6-10年产量逐年上升。锦屏县油茶林总面积14.5万亩,老油茶林10.8万亩,新造3.7万亩。老油茶林的品种老化,树龄多在40年以上,平均亩产油量仅3.7公斤。老油茶衰老退化加剧,新造的油茶林后续管理跟不上,投产面积少,总体林龄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2)生产管理粗放
锦屏县油茶生产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状况,生产管理水平极低,属于自然生产状态,单产量偏低,随着近几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普遍存在着撂荒闲置、任其生长现象。
(3)种苗繁育发展缓慢
优良品种是油茶高产的基础。目前,锦屏县的良种产业发展缓慢,种苗繁育体系尚未建立,现急需建设油茶种苗圃,进行油茶优质种苗生产、保障油茶种苗供应,推动当地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加工工艺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能凸显
锦屏县油茶生产基本上是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栽培油茶主要用于解决家庭食用油,油茶加工产业多年来一直处于农村家庭小作坊水平。由于茶农对茶籽的经济效益缺乏认识,对茶籽的加工业仅仅属于粗加工,榨油后的茶粕仍含有大量的茶油及丰富的茶皂素,但茶粕却被当做燃料或肥料,茶籽资源利用存在重大浪费。现阶段,需发展新的生产模式,促进油茶籽的综合利用及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收益。
(5)产业功能单一,缺乏横向拓展
锦屏县作为贵州省五大油茶主产县,油茶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业功能单一、品牌意识不强等短板。2015年《黔东南州“6个100万”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增加油茶的环境景观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通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等旅游推介会,锦屏县游客量大幅提升,为了更好地承接区域旅游联动发展,锦屏县要积极拓展油茶的休闲功能,满足消费者采摘、观光、度假、养生等多元化需求,带动油茶集约化生产和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
3、油茶全产业链体系规划
为了解决锦屏县油茶产业现存问题,需从油茶产业链的纵向、横向同时出发,打造全产业链体系。
具体思路:
(1)针对锦屏县低产油茶林和粗放的管理方式,引进优良品种和现代种植管理技术,提高油茶的产量与品质。同时,按照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在油茶林,特别是新造油茶林,发展油茶林下种养,提升土地单产。林下种养基地可发展油茶+竹荪、油茶+生姜、油茶+豆类、油茶+黄花萱草/油菜、油茶+白术/芍药、油茶+太子参、新油茶林+鹅、老油茶林+鸡等模式。
(2)为满足县域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种苗的需求,通过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优良种质资源的引进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育等措施,进行油茶优质种苗生产、保障油茶种苗供应,向前延伸油茶产业链。
根据《锦屏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到2020年,规划新造油茶林4万亩,新造油茶林按每亩100株的需苗量计算,4万亩新造林约需400万株种苗;同时,锦屏县约有10万亩的低产老油茶林需改造,约需种苗1000万株,新造和低改油茶林合计供需种苗1400万株。
根据常规实践,育苗基地每亩可栽培种苗3万株左右,1400万株种苗,共需育苗基地约500亩(不含复种面积)。
(3)引入精品山茶油和茶皂素洗护产品生产企业,对接中高端消费市场,发展精品山茶油及衍生产品生产,向后延伸油茶产业链条,带动区域油茶产业发展壮大。
(4)引进浙江红花油茶、腾冲红花油茶等红花油茶品种,打造锦屏县万亩油茶景观;同时,利用老油茶林更新废弃的老油茶树,通过造型和嫁接观赏性好的茶花品种,发展茶花盆景;当现存的老油茶林处于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区域时,可通过景观改造,基础服务设施配套,打造集观赏、体验、品尝、休憩、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油茶主题康养庄园。拓展油茶横向产业链,发展休闲旅游,做活油茶产业,带动区域农民增收。
油茶全产业链体系规划图
4、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
油茶全产业链循化发展模式涵盖了产业上游的种苗培育与推广,中游的高产油茶林种植,中下游的茶油加工、精炼,下游的茶油及其副产物茶粕、茶壳等的综合开发利用。具体表现为:上、中游生产所需的肥料来源于下游生产的茶粕有机肥,中下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来源于上游生产的油茶果,下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来源于中下游生产的茶油及其副产物茶粕、茶壳等。
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示意图
5.小结
通过低产油茶林的改造、油茶林下种养,促进油茶林单产面积收益;通过引入油茶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中高端产品,提升油茶附加值;通过拓展油茶产业的休闲体验功能,发展区域旅游,做活当地油茶产业。通过油茶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锦屏县油茶产业形成“接一连二带三”的良性互动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本文源自浙江田园综合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