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如何才能发挥其在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转变中的推动作用?4月19日,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在广东江门召开,来自全国各省的代表齐聚一堂,就现代农业产业园当前成效与建设经验作分享交流。
与会代表考察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实行简政放权、清单管理
政策“组合拳”保障产业园建设
新会陈皮、茂名荔枝、徐闻菠萝……广东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可谓卓有成效。新会陈皮国家产业园以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为目标,以陈皮村、大数据为平台,致力补齐精深加工短板,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将“小陈皮”做成“大产业”,带动就业超5万人,带动全区柑农直接收益12.6亿元。茂名荔枝国家产业园致力打造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的荔枝产业新高地,以建设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库(圃)和国家农产品产地市场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和荔枝休闲文化旅游带,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徐闻菠萝国家产业园重点打造“菠萝的海”美丽乡村与产业结合聚落、擦亮“菠萝的海”名片,招商引资扩容提质加工区、发展精深加工业,依托科技加快品种改良换代,提升菠萝品质,农民依靠菠萝建起了“菠萝楼”。
据了解,2018年至2020年,广东省财政加大投入力度,三年投安排75亿元扶持1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制定“1+N”规范性政策文件及配套扶持举措,改革省级财政投入与管理方法,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各项工作已取得了良好成效,基本实现一县一园的总体布局。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广东省强化改革创新,实行简政放权。一方面,改革省级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省级资金由过去层层下拨到市县财政部门,转为直接拨付到实施主体,减少了拨付层级;另一方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定鼓励清单、允许清单和负面清单,由县政府审批资金使用方案和项目立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由牵头实施主体制定资金使用方案,鼓励支持各类主体投资,吸引碧桂园、温氏集团等大型企业和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据统计,去年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32.6亿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103.08亿元,省财政资金撬动比为1:5.3。
同时,广东省强化政策扶持,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制定了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形成了一套“组合拳”。一方面,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列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解决用地难问题;将园区主干道列入四好农村路建设范畴,产业园核心区优先通农村四好路。另一方面,提供金融服务和技术服务,注重培育市场化机制,建立省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并成立基金公司,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基层服务网络,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专家对接服务制度,组织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专家服务团队,实行一对一服务,加强技术支撑,促进成果转化。
据介绍,目前,广东省已创建4个国家级、100个省级、5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所有农业县全覆盖,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梯次发展格局。2018年创建的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521个参与实施主体累计带动农户122.7万人,农户年均收入水平高于当地县域人均收入水平24.6%。
因地制宜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分类指导 以问题为导向促建设
选好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重要基础。据介绍,为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四川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建设“10+3”(川粮油、川猪、川菜、川果、川茶、川薯、川药、川桑、川鱼、川椒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现代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产业体系。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每个产业园选择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产业之间通过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方式相互联系,实现主导产业产值占省级产业园总产值90%以上,着力打造百亿级、千亿级、万亿级特色产业。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黑龙江省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问题导向,创新产业园建设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每个产业园都梳理出1-2个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作为产业园创建的重点任务,积极探索解决,如绥滨、爱辉等边境地区,在产业园建设自营电商平台,拓展线上营销渠道,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卖价低问题。据统计,2017 年以来,黑龙江省新建农产品电商平台127 家,在产业园内建设电商园区17个。如今,农产品线上销售已经成为产业园的标配。
为加快转型升级,湖南靖州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促进产业融合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农工结合方面,探索实践“加工园区+种植基地+科研中心+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五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新业态,建设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茯苓科技产业园,形成从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农商结合方面,大力发展“互联网+”,建设商务配套体系、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引进全国大型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形成冷链车、高铁、飞机运输的立体化杨梅鲜果配送体系;农旅结合方面,将杨梅茯苓和民族风情特色旅游有机结合,建成全国品种最齐全的杨梅品种园、全国最大的杨梅生态博物馆,集杨梅加工、文化、采摘于一体的木洞庄园,形成十万梅山风光、百里苗侗画廊。
广西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则着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串起“甘蔗、柑橘、畜牧”3条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单项模式向绿色循环模式转变。据了解,目前产业园已形成全国最完整的甘蔗种植、蔗糖、糖深加工、造纸、酒精、酵母和有机肥等全产业循环链条,建成全国最大的糖料蔗副产品综合利用基地,糖料蔗副产品产值28 亿元,实现一根甘蔗“吃干榨尽”。同时,广西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了“种养+跨界”生态循环,推行蔗稍秸秆、构树—养殖(猪牛羊)—有机肥加工(畜禽排泄物)—种植(蔗果)—养殖等种植、养殖跨界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
三产融合 保障建设成效
产品溯源 为产品品质护航
如何才能有效保障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成效?河北省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三产融合、联城带乡平台作用,按照全域整治理念,大力实施“三区同建”,整乡镇或十几个村连片打造,既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又打造农村新型社区、乡村生态功能区。据介绍,河北省级首批确定了14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每个市再集中打造1-2个,由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分包,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在全省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区。衡水市“三区同建”试点三年来,建设示范点74个,涉及161个村,盘活农村建设用地8000多亩,吸引社会资本达54亿元,示范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发生显著变化。
江苏省则在统筹整合资金,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创新投融资机制,有效激发园区建设活力。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如鼓励园区建设PPP项目申报省级试点,奖补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 10%;省政府投资基金投资园区项目超额收益可以部分或全部让利社会资本;发挥省农担公司作用,解决园区内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需求。
“酒香也怕巷子深”,福建安溪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坚持品牌为突破,才能不断提升产业影响力。为此,福建安溪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名茶、名山、名牌、名园和名师五大建设,进一步提升安溪茶产业新形象。同时,为保障产品质量,着力推进质量监管信息化,在全国首创县域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实施茶园信息化、数据化监管模式,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让安全健康全程可观、即时可感。
无独有偶,河南正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智慧农业模式”,为农产品质量护航。据介绍,该模式通过建设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工程、花生产业投入品减量化示范工程、物联网集群示范工程、可溯源电子商务示范及品牌文化工程、物联网集群示范工程、可溯源电子商务示范及品牌文化工程、智能农业虚拟展示中心示范工程等五大数字农业建设项目,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原产地可追溯。
来源:“南方+”客户端
农业规划咨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先导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嘉年华、国家农业公园、农旅综合体、设施农业产业集群
联系方式:010-62335590、1302110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