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和农业规划
张天柱,男,1968年生,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教授,中国农业大学MBA中心MBA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分会副会长、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园艺产业促进分会副会长、中国农技协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农业循环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农业工程学会农村与城镇规划专业委员会主任。 多年来专注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研究和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设施农业和农业规划研究和教学,以及产、学、研推广平台的建设;在县域农业发展规划、农业产业链规划、设施环境工程、 农企商业模式等领域研究探讨和实践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十余年来张天柱教授在全国累计推广各种类型温室超过 500 公顷,主持和参与规划和建设的农业园区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 300 多项,主持和参与的国际科研项目 2 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9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20 余项;专利约 80 余项,其中发明专利 6 项;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共 70 余篇, 获得专利国家专利 44 项,专业著作 14 本。 这些科研成果极大丰富和完善了农业规划、设施农业、农业技术推广和现代农业方面的理论,为相应的农业实践和农业产业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翟留栓,男,1964年生,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流通研究院专家、京东云特聘专家、清华大学高级总裁班涉农产业价值链分析讲座教师。研究方向:农产品物流、供应链金融、农业保险。 主要课题:1、农村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研究,2016.2—2017.12,亚洲开发银行课题;2、世界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及对东南亚国家的启示,2017.12-2018.7 亚洲开发银行课题;3、农村科技创新与创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14.4-2015.6;4、农产品流通交易型主体发展状况报告,《2013 中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 万字,2013 年 10 月 5、农产品运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与展望,《2012 中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 万字,2012 年 7 月;6、北京市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发展规划与产品设计,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两个保险已经在北京推开,2015 年。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
李建军,男,1964年生,哲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荷兰乌德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做访问教授、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现代农业创新和乡村振兴等。担任北京市科协“前沿科技伦理与公共政策智库基地”首席专家、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农业农村战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和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兼职。
生态农业
曹林奎,男,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农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园区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技园区专家组成员。 近年来,主要从事生态农业与面源污染控制、农田土壤生态与碳氮循环、农田化肥减量化技术与环境效应分析等研究。承担完成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方平原都市农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稻田生态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温室蔬菜氮营养生理及硝酸盐污染控制研究” 和上海市科委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及区域示范应用”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完成主编《都市农业导论》、《农业生态学原理》、《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等教材(专著)6部。获得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SCI期刊、国内核心期刊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10多项。 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面源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稻蛙共作系统蛙行为对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和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生态循环农业效益评估”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
城市规划和经济地理
蔡建明,男,1961年生,香港大学地理系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中华区协调人,世界银行项目咨询专家、城市规划学会区域与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地理学会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从事城乡可持续性与地方营造研究、城市经济与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城市化、半城市化和都市农业研究,包括:(1)全球化与全球城市治理研究;(2)城市化、特别是半城市化地区包容性发展研究,包括行政区划与设市规划研究;(3)大城市发展战略与文化嵌入下的社区营造研究;(4)都市农业与城乡经济互动及半城市化地区环境建设研究; (5)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多篇,主编《现代地理科学》专著一本,译校专著《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和《养育更美好的城市--都市农业推进可持续发展》各一本,参加其它专著编写30多本。曾先后获科学院和民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
三农政策
韩一军,男,1971年生,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拔尖人才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农业市场(品牌)、贸易、投资与产业。曾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场贸易研究室主任和农业贸易促进中心政策研究所所长。 曾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多次参与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与G20农业部长谈判。2014年获得第六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专著奖。主笔的40多个政策研究报告获部长和总理等高层领导批示。主持课题100多个,公开发表文章上百篇。担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国际农业研究体系专家顾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家顾问、中信农业产业基金独立董事等社会兼职。
蔬菜种植
张德纯,男,生于194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蔬菜栽培。先后担任温室管理处副处长、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中心实验室主任等职。现从事国外引种及特种蔬菜研究工作。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审专家。 发表的专著有:《芽苗菜及栽培技术》、《芽苗菜栽培技术百问》、《芽苗菜生产技术图册》、《体芽菜生产技术图册》、《新兴蔬菜图册》等。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河北省石家庄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都市农业
王有年,男,生于1951年,原北京农学院校长,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果树种植。原北京农学院校长,教授。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层次人才。现为北京市果树重点学科带头人;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院长。曾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和推广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及教学奖20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出版科研论著10余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0项,其中授权20余项,已获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江苏南京办事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路8号国家农创中心 邮编:210000
安徽马鞍山办事处: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路功辉大厦12F 邮编:243000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15996370505 / 025-69853799
电子邮箱:znftshichang@163.com
江苏南京办事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路8号国家农创园 邮编:210000
安徽马鞍山办事处: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路功辉大厦1207室 邮编:243000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15996370505 / 025-69853799
电子邮箱:znftshichang@163.com